第十五章 中华切面-《祖师保佑》
第(2/3)页
“好,等着!”林易笑着,转身进了厨房。
林易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考虑,把对面两家店接到手后卖什么的问题,总不能再开一家现在这种小吃店吧?种类多,还没特色,关键是定价、利润太低了。
寻思一番后,林易最终决定应该开一家特色小吃店,主卖一种饭菜,外带几样搭配品就行了。
主卖的饭食非常重要,首要要保证是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食物,并且还要味道浓郁,让人吃过之后欲罢不能。最接近这种要求的,毫无疑问就是川菜,以辣为主,而辣是最容易刺激人味觉的味道,经常吃辣的人很容易上瘾。不过林易最终还是放弃了麻辣烫、酸辣粉这一类的川菜小吃,因为这属于热饭,一个砂锅端上来,热腾腾的,最少也要吃上十几二十分钟,显然不利于顾客流转。
那么冷饭类的,最有名的就是炸酱面和热干面了,炸酱面是热面过冷水,热干面属于冷面过热水,一碗饭上桌,立马就能甩开腮帮子吃起来,不用吹不用凉,速度快的话几分钟就能吃完。吃的快,还要制作速度快,相比来说,热干面制作速度就更快一点,毕竟热干面属于半成品,先煮面,然后麻油拌面再放凉,吃的时候只用过一边热水,就算成了,手脚麻利的话一碗面只用一两分钟就能完成!
不过,热干面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价格便宜!
金海市地处中原,虽然比不得热干面的发源地,但也满大街都是热干面馆,小份只要五块钱,那还有多大赚头?
好在林易获得了易牙的一丝神念,对于中华古代的各种饭菜知识不断解锁,同时又上网搜查了一下热干面的起源,最终林易决定启用一种老式面食——碱水切面!
切面,又叫汤饼,据传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不过碱水面的历史不过百年,因为关内使用食用碱的历史才不过百年而已,加入碱水的切面不易变质,口感更佳,随后直到三十年代,才逐渐发明出先制作成半成品,再过热油,淋芝麻酱的热干面,当时叫做麻酱面,知道五十年代注册商标的时候,才改名叫热干面。
热干面最大的特色就是芝麻酱,鲜香味道全靠芝麻酱。但芝麻酱的味道虽然鲜美,却很难形成秘方特色,所以热干面才会火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热干面实在不具备太高的技术难度。
林易的决定是吸取热干面的制作方便,食用方便的特点,再加入最能体现厨师水平的味道这一技术难度,创作出,或者叫还原改进出一种传统美食——切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