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故友-《神手一脉》
第(2/3)页
“有个高中生毕业后,父母替他签一年合同,送他到山里去造林。一下火车,工头就把他的手机丢到水里。他正要抗议,工头说:‘没手机你才留得下来。’
“果然,他每天都想找人诉苦,但苦无手机,只好去睡觉。慢慢的,他爱上大自然,期满后反而自愿留下来。
“他的故事引用得当,且具备学识基础——帕若说:向人诉说情绪时,必须讲出前因后果,这会加深诉苦者的情绪;又为了合理化,说明自己是受害者而加油添醋,最后小事变成了大恨。语言是记忆相当重要的媒介,若无语言的帮助,无名的情绪很快会遗忘。所以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
“当下我最最好奇的是,”一脉关切地问,“他怎么会死在监狱里?”
“帕若长大后更加优秀了,我们时常对坐下棋、谈古论今。他对事情的见解往往具有独到之处,与你不相伯仲。我非常看重他,好几次要提拔他担任要职。
“可他却屡屡推辞,表示自己尚需磨砺。我跟他说,你能行的,足够杰出了。他跟我讲了一个事例:
“索卡尔都街头,一位老人在摆摊卖画。整整一天时间,老人只卖出8幅画,进账42o银钞。整个卖画过程,画作的主人班图都躲在一边,看得一清二楚。
“班图是著名画家,他获奖无数,画作供不应求。但他没有告诉摆地摊的老人,这些摆在地摊上的画,每一幅都有他的亲笔签名,每一幅都至少值三万银钞。
“一幅几万银钞的画,为何要以几十元贱卖?班图想用这种方法提醒自己:你没什么了不起,并不是人人都喜欢你的画,你必须更加努力,画出更好的作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一直保持高价。
“帕若觉得他还比不上班图,坚决不肯接受我的任用,继续自学深造。
“某一次,我又叫他来下棋,边下边询问他有何感兴趣的事业?帕若稍微一顿,主动请缨,就任庞克监狱的狱长,说是对那座牢不可破的监狱感兴趣,并表示他深知那关押的皆为国家重犯,认为这个职务极具重要性,是锻炼自己的好岗位。
“我无可推辞,就答应他了。”
一脉质疑道:“一个前途无量的少年会放着其它要务不做,独独看中人见人厌的监狱,这‘兴趣’未免过于特殊了吧?他真是为了历练?”
米修的手离了鼻梁,疑惑地问一脉:“你的意思是……”
“我总觉得事情恐怕没你所说的那么天真。”一脉心存直觉性的不安,一时难以理清。
时间退回十二年前。
科罗娜草原米修王府的马场内,一个瘦小的孩子遭人揪住头按到马粪里,当作马桶刷子使劲地胡搅蛮弄。孩子不做反抗举动,也不做声,把自个当死人看待:他的名字叫帕若。
事实上,以他目前的能力,对付敌人绰绰有余。但是,小小年纪的帕若心智已远远过同龄人,他告诫自我,一定要“忍”,现在出手的条件尚不成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