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战术收缩(二)-《明末英雄》
第(3/3)页
“那性张的手下一共有几个旅,你可有所耳闻?”何如宾又问道。
“我所知的,至少有四个步兵旅,都是青州编练的四个步兵营扩充而来的。大概每一年的时间,队伍就可以依靠抄掠而来的人财物力资源扩充一级。除此之外还听说各旅都有炮兵营,营估计约有二十多门四百斤身管用青铜制成的火炮。”
“弓箭、火炮、你们就这几样对吧?”何如宾继续问道。
“还有一些用于攻城或者对峙用途的精制火枪,不过临阵的地位不如弓箭和臼铳”
“弓箭和臼铳都是很普通的兵器,你们是怎么让它发挥出那么大的威力和效能的?”
王大安一五一十的讲了很多:“民风良好的地方适龄的少年里十里挑一甚至二十里挑一的选兵。除了必要的休息和用饭时间外,一天之内上午和下午都安排训练,圣使的弟子们随时都来训练场观察训练情况,弓箭考核是每一日都进行的。这样以极限的训练日程安排和严格的监督,这些力量天赋不算差的兵源大概用大半年的时间就能轻松的拉开七八斗的战弓。”
这个比戚少堡的练兵选兵要求更为严格的标准还是让何如宾耳目一新,不过还是有不少疑问:“即便你们的新兵能在大半年内熟练掌握七八斗的战弓,可这七八斗的战弓也没有什么希奇啊?我明军精锐弓手往往也是用的这个规模的战弓,怎么没有你们那里那样的威势?”
王大安以手指在地上大致画了个的弓形,弓梢似乎比一般的弓长上不少并且有相当的反曲度:“这样的战弓即便是七八斗的力量也能射出一石至一石二斗的强弓才能射出的箭,别看仅仅是这几斗的差距,大概就决定了远距离对于有盾甲的对手几乎没有多少消耗,还是能够在有效射程内破甲并形成严重的伤害并对持进攻型盾牌的人也有相当的威胁。”
一个能够熟练掌握一石弓至一石二斗强弓的人究竟是什么实力?对军中的事物多少有些了解的何如宾还是有这个概念的。这年头即便是军中的武举人甚至武状元也不过就这个水准而已。
“那你们那种简单的臼铳又有什么秘法可以发挥出堪比这优等强弓的威力呢?我看相比鸟枪也没有什么希奇?”何如宾又问道。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王大安整理了片刻思绪才把二百内测距的大致原则乃至不同角度下这臼铳重弹弹道的一般规律讲明。这些何如宾并不难理解,最让何如宾印象深刻的就是张家军队中对于核心精锐主力部队的人财物投资和用心的大方程度甚至到了奢侈的地步。这样武装起来的军队如果从官到兵再有严格的军纪和必要的作战决心,传闻中的战斗力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