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战术收缩(二)-《明末英雄》


    第(2/3)页

    “我听北边儿来的人说这些善用火器的贼人们还有一套火炮清城法?不知我们用起来的效果如何?”稳坐城头的何如宾一边模仿着诸葛孔明似的摇着扇子一边笑道。随机,轮换服从杠推重炮的军兵们又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宁波各处的城门附近都架起了重炮。

    宁波城毕竟不过是一座方圆不过三四里的府城,从城头上各处射来的炮火尽管不似张家新军的青铜炮那样精确而犀利还是把人数已经并不多的七八百名治安军步兵营守军压缩在城中府衙附近狭小的院落里。

    在新军中,火炮的身管寿命一般都为了发挥最大的效能被超额使用。四百斤身管的青铜炮往往通过强装药的方式发挥出千斤级别的身管才能有的威力,寿命往往也不过二三百发,通常如果命中率不超过两成就不会开火。而这些原则,显然不是那些西洋人教授明军炮队的原则。

    被拉送到城头各处的二十多门红夷大炮连续不断向城内治安军步兵营还在监守的据点一连发射了五十余轮上千发炮弹。其他不少尚算合格的虎尊炮也按照何如宾教授的方法当作大号的臼铳来测试最大射程发射了几千枚五钱到一斤不等的炮弹,虽然误差超过百步之远,却也给还在期望在宁波城中坚守待援的治安军官兵以极大的威慑。

    “这样的战斗连消耗和拖延敌人的目的都无法达到,继续坚守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驻守在宁波地区的两个治安军步兵营是间接的参加过舟山之战,在去年新建立起来的新军辅助部队中也算是较有战斗力的。虽然这次敌人能轻易攻破府城有占据绝对兵力优势的缘故,但这一边倒的损失对比可是新军各部队哪怕是担任辅助任务的部队在以前从未有过的。

    “以前听上边谈什么棱堡克星何如宾威震临高何如宾的时候那些新军上级们用的不过是调笑般的口气,却没有想到这人果然颇有门道。”

    “不要被表象迷惑!你以为这些敌人凭借着这些滥炮就能拿下南京击败新朝大军的核心主力么?这场战争注定是要以天帝之使的胜利而告终的。”

    在是否向城头上的敌人投降的问题上起初队伍内还有不少争论,但随着远处城头上袭来的炮弹给队伍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伤亡。即便几个做为营长的前新军战士不愿意向敌人投降却也再也无法控制恐惧下躁动不安的人群。

    经过不到一个白天的战斗,驻守在宁波的两个优秀治安军步兵营却在战死牺牲不到半数的情况下崩溃了。近六百名战士主动向从四面八方逼来的敌人投降,或是被俘虏。

    做为新军治安步兵营第十一营营长的王大安知道等待自己命运的极有可能就是死亡,如今的自己只有死中求生赌博一下或许还会有生的希望。

    “听说你在那股强寇中的核心精锐队伍中干过?”何如宾向被押送上来的一个精壮少年似乎以不那么严肃的口吻笑着问道。被俘的战士并不算多,身为营长的王大安很快就被投降敌人的战士指认了出来。

    王大安坦然的予以回应,并不打算为了队伍的荣誉充当英雄人物,并没有多少牵挂的他也没有军属方面的顾虑:“我是新军第三步兵旅二营三连三排一班长王大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