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罚款,三赢!-《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3)页

    不过汪文德清楚。

    汪家能否占住淮盐官商的一个位子,怕是还得看今日的盐商大会。

    很快。

    淮扬盐业公司总办林佳鼎、协办陈际泰等主要官员一起露面。

    举办了一场颇为简单的开衙庆典。

    没有酒宴,没有太多的寒暄,只是林佳鼎进行了一番并不长的演讲,揭下公司牌匾上的红布,放了一串挂鞭而已。

    随后,林佳鼎就在公司最大院子里,召开淮扬盐商大会。

    “想必在场的诸位盐商,眼下最关心的,就是朝廷针对盐业会施行什么政策。”

    “所以本官就不多说客套话了,下面,直接宣读朝廷的相关旨意及有司下达的文件。”

    会议开始,林佳鼎说了两句极其简短的开场白,便开始宣读朝廷此番针对盐业的各种政策。

    盐商们确实最关心此事,都认真地听着。

    将大部分内容都讲了后。

    林佳鼎喝口茶润了润嗓子,才接着道,“今后朝廷将大力推广晒盐法,并着力继续提升盐的产量与品质。”

    “也希望诸位有意开办盐场的商贾,同样投入钱财,共同促进此事。”

    “因为,今后我大崋在国内盐业上将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如今我大崋食盐,以常见末等粗盐为例,一斤便要六七文钱,常见食用精盐则高达上百文一斤。”

    “根据陛下及朝廷部司指示,大崋盐业集团有意在今年让末等粗盐降低到每斤三文钱以下。”

    “常见食用精盐,则降低到每斤六十文以下!”

    哗!

    听林佳鼎讲到这里,在场盐商,不论是计划开办盐场的,还是准备搞运销的,都脸色一变,有些难看。

    在他们看来,前明的盐价已经够低了。

    最早在盐价最便宜的景泰年间,末等粗盐一两文钱就能买到一斤!

    约莫百年前的嘉靖年间,平时末等粗盐不过六七文,跟现在差不多。

    即便是遇到大荒年,盐价也才涨到二三十文一斤。

    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盐价都是弊嘉靖年间要高的。

    这是现在盐价与前明历代作对比。

    若是与宋、元盐价作对比,此时盐价就更低了。

    宋朝时,据说最末等的粗盐,每斤也要三十几文钱,是如今的六七倍!

    如今朝廷竟还想再压低盐价,这让他们如何赚钱?

    虽然碍于林佳鼎作为官员的威严,与会盐商没人当场开口反对,但众人脸色却将不满表达了出来。

    汪文德脸色就要好看很多。

    在他看来,即便按照朝廷要求,他们盐商也是有不少钱可赚的。

    毕竟大崋的铜钱一贯只有五百文(前明额定650文一贯),要比前明一文钱价值更高。

    所以末等粗盐即便降低到三文钱一斤,也和前明万历年间的四五文钱一斤差不多。

    盐商实际让利并没有那么多。

    不过精盐价格直接降低四成,接近一半,倒着实让人有些肉疼。

    这时。

    林佳鼎也将众盐商的神情看在眼里,知道他们不满。

    于是接着道:“我大崋如今人口在一亿五千万以上,每年可以消耗的食盐绝对是一个海量数字。”

    “可据本官所知,还有很多穷苦百姓舍不得吃盐,很多时候用醋布等替代食盐增味。”

    “如果让这些底层的百姓也能餐餐吃上盐,甚至舍得用盐腌制咸菜,乃至其他方面。”

    “那么我们大崋国内每年消耗的盐量将提高十倍不止!”

    “如此,即便降了价,盐业每年获利也将超过之前,甚至提高两三倍!”

    说到这里,林佳鼎再次停下,给盐商们思考时间。

    国家想用盐商帮忙扩大盐业规模,肯定不能一味硬来——这点,早在秦汉时的国家便知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盐商明白,按国家政策来,不仅百姓日子会更好过,国家能收到税,便是他们也能赚到更多钱。

    搞得好,甚至可以实现圣上(刘升)所讲的三赢!(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