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新甲道:“陛下勿恼,即是议和,便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虏酋要这么多,属实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二则,山西及河南怀庆、卫辉、彰德三府闯军尚未拿下,便相当于侧肋暴露在山陕明军兵锋下,很不安全。 崇祯迫不及待地接过信函,拆开阅览。 他没有第一时间上报,就是猜到这段时间闯贼、崋贼猖獗,屡屡攻陷城池,会惹得崇祯大怒,想要在关键时刻拿议和的功劳挡一下。 铁证如山! 另外,崇祯通过此事还隐约明悟到,所谓“和约”对建奴来讲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破的纸张,根本不能阻挡建奴对大明的进犯。 可这一次,议和密函都由通政司传抄给各衙门了! 他一条也不能接受! 越看越怒。 崇祯觉得这三条都太过分了! 接着是陈新甲的政敌或其他方面敌人,以及觊觎他权势地位的人。 于是,便以“卖官贪渎、松锦战败、剿贼战败、失陷亲藩”等罪名,被下了大狱··· 在大明朝廷因与建奴议和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又忙着给陈新甲定罪时,崋军、闯军都在攻城掠地。 陈新甲生怕崇祯一生气,直接下令将他拉去砍了,连忙顺着道:“陛下说的是,咱们顶多承认伪清为藩国。” 那么多人都在“骂”,崇祯可没耐心陪陈新甲磨叽下去,愤怒下,直接下旨将陈新甲革职查办。 却见王承恩匆匆从走入殿内,拿着一封战报,神情沉重地道:“万岁爷,山海关传来急报,数日前,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皆陷! 辽东巡抚邱民仰及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战死,洪承畴、祖大寿等被俘!” 如今果然用着了。 崇祯又道:“至于以六州河为界,更是想也别想。若议和,至多以小凌河为界!” 说起来,陈新甲派人暗中跟建奴议和之事,其实有不少人都听说了,甚至有御使闻风奏事,以此攻击陈新甲。 第一路自然是由颍州出兵,旬日间攻占了凤阳府的这四五万大军。 第二路大军却是在武昌、黄州两府集结,等着刘升过去再发兵。 因为这第二路大军此番将顺江东下直取南京! 其意义重大,非刘升亲征不可!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