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速成的法子?” 尽管震惊于赵桓思维跳跃的速度之快,但是李纲和方子安等人还是回过神来,一起皱着眉头沉思起来。 众所周知,汉字的数量有几万个……最常用的没有五千也有三千,而且其构成形式又极其复杂,再加上如此庞大的数量,别说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让这些西辽骑兵们学会了,就连大宋的百姓也未必能学会。 更要命的是,就算这些西辽骑兵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死记硬背下三千最为常用的汉字,想要让他们能够达到看书看报也是一种奢望。 汉字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字往往有好几个读音,而且一个字也会有好几个意思,而两个字以上的词那就更让人头疼了——战败和战败它能是一个意思吗?等等和等等是一个意思吗? 所以,在听到“速成的法子”这五个字之后,李纲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靠谱。 然后李纲等人就一脸懵逼的看着赵桓开始了表演。 或者说,继续抄。 赵桓指着abcd说这玩意是自己发明的大宋字母,有人敢说不是吗? 敢说不是的,骨灰都给你扬喽! 所以,大宋字母就出现了。 “声母,韵母,单独学这玩意好学吧?” 赵桓笑眯眯的说道:“满打满算,一共才26个字母,一个月的时间再学不会,那得蠢成什么样子?” 然后方子安就想说一句官家你到底是有多蠢? 但是方子安不敢。 吭哧了半晌之后,方子安才躬身道:“启奏官家,臣以为这大宋字母虽然方便好用,但是也只适用于蒙学、社学使用,并不是太适用于那些骑兵。” “就算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学会这二十六个字母,能够懂得拼音,可是我大宋的书籍、报纸,这上面可没有字母注音……” “总不可能为了这些骑兵,把所有的书籍都印一份注音版的出来,再折腾一份注音版的《大宋皇家报》吧?” 然后赵桓就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对于这些“西辽骑兵”们愿不愿意学习汉字,赵桓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百年宋化下来,这些契丹骑兵早就已经习惯了说汉话,而且跟宋人一样,把对于文化的向往刻到了骨子里,只要有机会,就算难,他们也能愿意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