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阎立本(一)-《大唐工程师》


    第(2/3)页

    “李馆主这话倒也是中肯,我看给个七分,你看如何?”刘录事询问着说道。

    “嗯,差不多。”李馆主点了点头认同道。

    ……

    两人差不多看了十几张来了,便就翻到了萧锐的文章,只见萧锐的书纸上写着。

    寒枝香在天外,

    疏花影流水中。

    梨云夜深清梦,

    草玄笔底春风。

    “想不到竟然是一首六言诗,但是少见的紧。”李馆主意外笑着说道。

    这六言诗是古诗体之一,但却不流行,我们在后世所见的古诗,大多数都是五言、七言诗。

    六言诗在春秋战国时还算流行,如《诗经》、《楚辞》有不少的六言诗,而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是在唐朝,而偏偏唐朝不流行六言诗,所以以至于后世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六言诗这种诗体。

    因为六言诗不流行的缘故,所以李馆主才会有些意外。

    “哦,是谁写的诗?竟然是六言体,倒是有趣。”刘录事对着李馆主询问道。因为那写着诗的纸在李馆主手上,并不知道是谁所作,故而有此一问。

    “你自己看。”李馆主笑着将纸递给了刘录事。

    刘录事接过纸,看了一下,便就说道:“想不到是子其。”

    正在和孔志玄聊天的萧锐,听到刘录事提到自己,便就转过头,好奇的看了一眼。发现刘录事正拿着手中正拿着纸卷,便就猜到了一二,又转过头和好友聊起天来。

    刘录事抚摸着着胡子,用不大的声音读了一遍,便就开口说道:“这诗不错,可以说是这十几首诗以来,最佳之作。”

    “确实,给个十分吧。”李馆主附和道,虽然萧锐是国子监的学生,但是李馆主并没有什么特殊对待,而是公平的给了个满分。

    “那就如李馆主所言吧。”说完刘录事就提起笔,在上面写了个“十”。

    “继续看吧,说不定下面还有惊喜呢,说不定下一个满分,就是我弘文馆的学生了。”李馆主笑着说道。

    “那我就提前恭喜一声咯。”刘录事开着玩笑说道。

    萧锐下面的自然是孔志玄的诗,作为孔子的第三十二世孙,孔志玄虽然做人不行,但是文采却是不错,在士林中,颇有才名。

    李馆主看到孔志玄的诗,便就对着刘录事说道:“这次你国子监又要有个满分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