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张家人听说我们从弯弯胜利归来,便以为我们居然拿到了传国玉玺,所以前来索要,这也属于正常的现象。可惜,他们却不知我们的胜利并不是拿到了玉玺。在龙王郑和管叔的眼里,似乎对于空心菜的胜利,更胜过于得到玉玺。 不过,龙王郑说,九龙传国玉玺,以先秦珍品名玉和氏璧为原料,上有九盘绞钮,气势涛涛,篆刻李斯亲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四方面有龙纹浮云,浮刻“帝”字。千古传承之后,此玉意义重大,天下君王无一不想得之。这一切,都在华族的历史秘档里记载着,只有龙王级别的人才知晓其中内情。 龙王郑说,百年之前,大清完蛋后,玉玺尚在人间。不过,它却落入了芥石先生的手中。芥石先生,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芥石先生自以为华族正统,但后来被茅先生给干翻了,退居弯弯,自守一隅也。 听到这样的事实,我很震惊,说民间的传闻在宋以后,九龙传国玉玺便已失传,世存伪者居多,没想到还传到了近代。但我也疑惑,说:“以当时的情况,茅先生是完全可以消灭掉芥石先生的吧?为何又没能办到?是因为米龟人的阻挠,还是别的?” 龙王郑说:“米龟人的阻挠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在于芥石先生与茅先生的一次密谈。我们的密档里没有详细记载,只是说起了七十多年前,二位先生最后一次见面,长谈一夜之后,分别。而历史的事实是,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两位厮杀数百战,芥石先生败走,带着九龙传国玉玺退守孤岛,依托米龟,独居江山数十年。而传国玉玺,被放在弯北的故宫博物院中,不对外展出,知之者甚少。” 管叔道:“以那时候的龙影、光剑实力来说,其实真正的打下弯弯,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但实际上茅先生并没有那么做,一直也是我很费解的事情。从各方面来推理,都是推不过去的。如今,两位先生已逝多年,恐怕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内情了。两者之间,是圣者间的博弈,为了泱泱大华,谁都不想放弃,谁都想一跃至尊,但最终形成了妥协,想来也必是有趣,只是我们再也不知道罢了。” 龙王郑点点头,说:“秘档记载,那年芥石先生离世,茅先生听闻消息,独站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久而不语。待回头时,已然老泪缓然而下,神情悲怆。当时他是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感受,怕也是无人能知。” 管叔说:“芥石逝后,灵柩一直未曾下葬,直到现在,都还停灵在弯弯桃园县大溪镇的慈湖陵寝,其子精国先生的灵柩在大溪陵寝,以待时机,归葬大路老家。华族讲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芥石与精国的做法,其实还是很正统的,但可惜也有些悲伤。到目前来说,也是无法实现的。老郑同志曾经提出过,要放行这对父子归还老家,但受到了龙王圈层的极力反对。” 我道:“人之已死,何不开怀?” 龙王郑道:“在老龙王们的看法里,如果这样做,无异于是向弯弯低头,绝不可能。不过,还有一种观点是,如果这对父子归葬大路,那么弯弯的人心也就散了,再想收回来,难了,背叛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这对父子在弯弯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父亲是弯弯的偏安缔造者,儿子是弯弯发展的奠基石。如果没有精国先生的远大正治眼光,还是一家独大,那么弯弯也没有今天的繁荣与发达。我们不得不承认,弯弯在某些方面是很发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