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刘璋布兵锦官城 东方离间风满楼-《虎女闯东汉》


    第(2/3)页

    “你也不是刚被谢雪莲俘虏吗?怎么这么快就健忘了!”吴班言语反击,全场鸦雀无声。

    “这样吧,我看咱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防御。主公,我建议,以成都古城为体系,实行立体防御。”说话的是秦宓。秦宓博学睿智,能言善辩,是西川主要谋士之一。

    “你儒弱书生懂啥?这行军打仗得靠老子们拼命!”孟获不肖地说。

    “孟获不得鲁莽!”法正一旁提醒说。

    “嘿嘿,主公在这里,孟获口无遮拦,你们说,你们说。”众将又是一笑。

    “秦宓的提议可以考虑。我军利用成都古城墙坚固的优势,发挥弩兵、檑木滚石的作用,消灭敌有生力量。不过东方雨军曾攻克洛阳、长安、濮阳、济南、北平等等大都市,其攻坚和作战能力不可小视。所以我军部署中,要有所择重。法正,好好考虑一下,归你去落实。”刘璋说完,转向法正。

    法正站起来:“遵命!”

    刘璋固守成都,实施城市防御的消息传到谢雪莲耳内,谢雪莲果断决定,207年3月由云中龙率涪城主力为攻打成都突击队,自己亲率鲁肃、严颜、审配、黄权部5支劲旅驰援。

    云中龙接到军团长谢雪莲指令,与部属展开研究。军师李宇轩,将军金蝉、马超、陆逊,谋士张松参加了会议。张松献图,对攻打成都起了关键作用。

    古蜀开明九世(约于公元前440年)迁都成都,在此建都约124年。王城周长九里,四周环以城墙。秦灭蜀国后由于蜀国旧贵族多次发动叛乱,成都政局动荡不安,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公元前310年,由张仪主持开始在成都仿造秦都咸阳规格修建城池,“周回十二里,高七丈”,“每面各三里”,“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兰”。传说开始筑城时,城墙一再倒塌,后来沿着一只大龟爬过的路线筑城才成功,所以成都有“龟城”之称当时成都城分为大城太城和小城少城两部分,东西相连。大城在东,“周回八里”,是蜀侯官府所在地,为行政中心。少城在西,为县治所在和商贾聚集之处,是经济中心。少城形制仿咸阳,“北府官府南市”。太、少二城形成层城或重城结构。

    西汉时,在秦城的基础上筑外郭,在太、少城增开城门,由此形成了十八门,太、少城各九门,其名称为:“太城北面的为咸阳门、朔门,南面的江桥门;少城南面的阳城门、宣明门,西面的市桥门石牛门和直西门”。各城门均有门楼,著名的宣明门楼又称张仪楼。东汉末年又在城南建锦官城、东官城,成都由此又称“锦官城”。

    云中龙根据成都城布局特点,确定由军师李宇轩、将军陆逊攻打太城北咸阳门;云中龙、张松攻打太城北朔门;将军金蝉、马超攻打太城南江桥门。

    云中龙说:“此次攻打成都绵竹关战役,与以往不同。成都古城墙周回十二里,高七丈,每面各三里,墙基稳固,易守难攻。即使攻破太城,却有少城抗衡。内明楼暗堡,纵横交错。如同迷宫一般。子乔的这份图,助我军奇袭成都。”

    “看来我军取胜,不在硬攻,而在智取。”陆逊接着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