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少年新兵-《明末英雄》
第(2/3)页
个别战士低声议论道。
轻脆的枪声终于响了起来,枪弹的后坐力虽然不但是枪声和烟火却仅仅同民间一钱火药的三眼铳差不多。然而不少认真瞄准的战士却发现,当第一轮射击开始在整个连横队上完全展开的时候,随着一连串的铳声不远处的马匹竟然在枪响的当下就成片的被扫倒了。
第二轮射击展开的时候,连长巡走在战士们的身后提示好要从握枪的手依次向内按照命令扣动扳机,整个队伍在命令之下的射击就越来越快。
几乎用比射箭还快的速度连续六轮排枪之下远处成群的马匹就被那看似威力不大实则准确而有力的弹丸打倒了。
起初的时候这些并没有张海及其弟子们那样完善的思考问题能力的新兵们并不觉得什么。
可当射击木墙靶及活物靶进行了十六轮射击之后才才越来越感觉到手中武器的可怖之处。
原本不少战士担心这些南京的势力是要让自己这些人做为火器的实验品,可是百余人连续打出的至少上千发子弹的过程中竟然没有一支排枪发生炸膛。而这些“排子枪”的威力、精度、发射便捷性都是自己之前从未见过的。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说说看:成群规模的战斗,你觉得每人身上这四排枪铳十六根已经装好弹药的枪管,能够杀伤多少敌人?哪怕是披甲或者抬着门板的?”
“十个完全没问题”
“至少七个以上”
新来的少年战士们虽然连幼儿园级别的启蒙教育也没有经历过,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以内的数字不少人还是清楚的。
“你觉得你们山东最厉害的响马乃至最厉害的豪强私兵,面对这种火力会如何?你们这个没有经历过多少训练的新兵连能对付几倍数量的敌人?”
虽然大多数战士们都不能像新军主力里经过文化训练的老战士们那样迅速回答出来,但是很显然:这个数字会远不止十倍。仅仅是自己这样一个新兵连,按照靶场上的情况来推断就完全不惧山东地面上绝大多数单股的土匪或者豪强了。
越仔细想,就越觉得张家新军这股短时间内新兴的势力就越不可匹敌:他们竟然敢于把这么神秘而难以置信的利器交付到像自己这样的新兵手中?
精制的燧发火枪的制造周期大致为一个月,成本几乎接近旧体制下经过各种克扣冗余乃至低效管理体系下的鸟枪成本,但是在三班制和分组制造的管理下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第一批次的3000多管、共八百余件可以武装将近两个连的四联燧发排枪就被试制出来。这些武器没有用于精战连之外的近卫部队,反而武装到新兵部队中的新兵连,这让包括李峰在内的不少不到弟子乃至军中的军官们都有些不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