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荷兰海盗-《明末英雄》
第(3/3)页
“要不是我们再澳门吃了亏,急缺兵力,谁愿意这样做。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拥有同李旦那为中国船长摊牌的实力。”
充满野心却又勇敢而自信的荷兰海盗们在中国沿海完成了几百次劫掠之后自信心已经重新膨胀起来。他们决心不再依靠李旦那位“中国船长”从中斡旋的外交工作。而是直去金夏。
如果不算夏季的热带风暴,冬季的台海是一年中气象和海况最为恶劣的时候,即便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常走海路的商船和海岛在这隆冬的台海也大多蛰伏在港湾之内。
驾驶着不比明军内河的大船们高大多少的数十吨百来吨的荷兰人却早已在漫长的大洋航行中习惯了这样恶劣的海况,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在这样的风浪下晕船。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风浪下不要说是炮战,就算是跳帮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福建历来是海贸重省,明军水师排水量恐怕要比荷兰人用商船改装的海盗船大上数倍甚至十倍的福船拥有不少,可在荷兰人看来:那些大船不过是一群不敢出海的人所驾驶的肥猪而已。
“不要浪费炮弹了!我们也学学他们的那些火船战术,迫近过去烧毁它!哈哈!”雷耶斯佐恩拿着全船队为数不多的望远镜望着远处在港口内摇摆的明军战船笑道!
“这是我们创造一个比西班牙人更为辉煌历史的开始!”在雷耶斯佐恩的眼中:这些东亚土著的文明水平虽然好象比印地安人高那么一些,可仍然不过是可以做为练兵对象的两脚羊而已。似乎只用东印度公司这总计不过几千的人手就可以整整一个省的地盘。他不喜欢有人提出的那套东方式的行事方法,他就是要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枪炮来同这些土著谈外交。“野蛮人往往畏威而不怀德”,这是很多地方都颇为成功的经验,当然即便是欧洲也是如此。
猛烈的海风中荷兰帆手们熟练的在风中操作着调整风向的帆索,在船上已经准备完毕的炮手和“陆战队员”们看来,这样有风而无雨的气象反而是最适合作战的了。
同历史上相比,曾经让荷兰人学会用外交和参与者的方式处理东方问题的彭湖之战没有任何准备展开的迹象。明军的不少水师精锐都在秋末的长江炮战乃至不久前的舟山海战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各卫所中的水陆精兵也大多调往北线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