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大明各省之间,各行其是,府、州、县之间原来的上下指派反馈都是中断,每个人都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行动。 许多县令弃城而逃,倒是给他们这些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官吏一个方向,大家都是想,索性一跑了之,而且不用担负什么责任。 外省各县城大大小小的仓库众多,多少都是积储着部分物资。局面一乱,就有些无赖子开始作乱抢掠,这局面就变得越发不能控制了。 李紫笼带军回山东支援,一见沿省各县,发生了这种事情。 凡是遇到作乱抢掠的,不管罪行轻重一概是砍了脑袋。在治安崩溃局面,唯有动手杀人才是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解决自己急行军的粮草之危机的方法! ********治安,对朱家军来说是小事一桩,现在更是本能的顺路做的。 万里杀的情报人员,时时送来情报。 稍做休整的李紫笼看着新情报,很是不解。 鞑子兵马竟然没有理会富庶之地,反倒是纵兵急进,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 做为朱子龙诸多小弟心腹中的一员大将,李紫笼的能力是不错的。但是,在判断大势,判断敌情,临敌的决断上,他是有些不足的。 眼下这个情况,是他始料未及的。一时间,他甚至于想到了,会不会自己中了阴谋,要不要就地在一个镇子里先守上几天,猜测一下敌情。 对于,他这个想法,手下的人感觉不好。 “李将军,听说鞑子这次来,是带着改良大炮的,那炮恐怕不会次于咱们地轻便火炮。而且,还有大量的万人敌,咱们就算是在这个镇子守备,恐怕还是让对方轰开了!”一名千户说道。 “我们是骑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绝不能守城。支援枣庄,以图变化,方为上策!”另一名千户也劝道。 最终,李紫笼接受了他们的说法,再次全力上路。此时的局面,大不了把这条命赔进去…… 比起李紫笼来,大明的百官们更加不堪。 大臣、武将们。无人知道鞑子兵马现在在那里,如何的动作。在京城周围,算上京营和各处勤王的兵马,足足十几万,但有战斗力地。除开在缓慢行军的卢象升所部,其它的,那可就是少的可怜。 他们只知道,守在原地。各军监军的胆量也就这样了,巴不得如此! 局面当真是极为的不堪……而混乱!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