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筒井顺政的浓眉紧锁。抚须沉吟,稍迟,他低声劝慰道:“少主也不必太过担心了,求援信使已经送往各地,想必要不了多久,七大寺的僧兵以及信徒一揆也会到来。筒井城只要熬过这几天即可,三千守军顶住三四天时间还是能行的,只要上下用心,谅那些佛敌一时半会打不进来。” 尽管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番说辞,但是筒井藤政心里还是踏实了一些。一向一揆多是由乱民构成,想要喂饱上十万的乱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虽然坚壁清野的工作不是很顺利,但是各城内的粮食本就不多,要喂饱上十万的一向一揆是万万不够的。只要坚守住三四天时间,说不定还真能够拖到援军到来。到时候如果援军再不至,那么放弃筒井城,兴福寺的僧人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筒井藤政和筒井顺政在城头观看着城下动静的时候,城内突然一阵骚动,一名身高五尺八寸的巨人推开了两名护卫的拦阻,见得两人回过身来,急声喊道:“城主,松仓重信请战!” 松仓重信,父亲乃是筒井顺昭的家臣,战死在讨伐越智氏的最后一战中。他因是次子便沦为浪人寄居在奈良町内,奉召入城守城,他本人长得身强力壮,又骁勇善战,被任命为一小队头目。 松仓重信请战引发了城内的骚动,城内还有不少奉召入城的人,这些人要么是虔诚的信徒,要么是搏一搏前程的浪人,一头提着长枪的和尚高声喊道:“宝藏院胤荣请战。” 宝藏院胤荣,乃是兴福寺之塔中宝藏院院主,他前来助战倒不是兴福寺的指令,在练枪的时候听闻一向一揆涌入大和国,来不及通报一声便急匆匆地赶来筒井城助战,乃是急公好义之辈。 如果说松仓重信在奈良町中浪人中小有名气的话,那么宝藏院胤荣的名声可比他大了不少,他可不是一个不理会本职工作的出家人,从小习武,跟随过数十位名家,在大和国内可说是枪术一流,跟随他学过枪法的人不在少数。 宝藏院胤荣一说,便有上百人高声喊道:“同往!同往!” 筒井藤政看向叔父。筒井顺政知道士气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知道不能够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出城迎战一番,打击一下一向一揆的嚣张气焰对于守备筒井城也大有好处。 想到这里,筒井顺政命令道:“松仓重信接令,组建突击队,冲出城去。且要搅乱敌营,给我军布置争取时间,如果能够杀得一二大将,加工一筹,赏百金。同时,还请宝藏院胤荣助战。”宝藏院胤荣乃是兴福寺的僧侣,和筒井家作为兴福寺的众徒家族,同属于兴福寺,但是并没有主从关系,属于平等关系。所以他用了请助战的词句。 不一会儿,松仓重信和宝藏院胤荣便召集了一百二十名突击队成员,在出城前,筒井顺政突然拉住松仓重信低声吩咐道:“松仓重信,等一会你等杀出城后,不用返回筒井城,在外面游击一向一揆散兵游勇便可。” 松仓重信干脆答道:“明白!”他明白筒井顺政的想法,出城之后再想要返回筒井城恐怕比突围出去还要困难三分,况且对于筒井城来说,有一支游离在外的游击军。可比多了一二百守军作用要大得多。 奈良町乃是古都,商业发达,马匹不缺,筒井城拥有四百余匹战马。筒井顺政也算是下了血本,一下子分出了一百二十二匹战马出来分给了突击队成员,这些好勇斗狠之辈全是懂得马战的家伙。 护城河外,遍地是一向一揆军团,挂着佛经的各色旗帜蔽野,烟尘弥漫。远处有两座庞大的军阵正慢慢形成中。上面悬挂着的旗帜说明来两者的来历,西边的是松永久秀为首的三好残党,南边的则是畠山高政和越智家广的联军,两个军团的数量都在万人左右,各自分出了一队人马在聚拢一向一揆,他们都视这些一向一揆的流民为炮灰。 “放吊桥!” 对面的一向一揆发现了他们,撑着越智氏旗帜的一小队武士招呼着五六百流民向着吊桥方向涌来,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个队伍在聚拢着一向一揆的流民,跟在他们的身后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