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到了崇祯时期,北方边军大大减少,纸面上也有60万边军。 就算其他边镇军饷没有辽地的几个边镇高,只按最低的普通士卒一年二十两算,崇祯时期九边军饷一年开支也高达1200万两! 如果算上战后抚恤、赏银,再算上西南等地的边军,以及各地方募营兵军饷。 大明一年的正常军饷开支肯定在2000万两以上! 并且,这只是总军饷,不是总军费。 如果算上为士卒准备兵器、盔甲、枪炮等,还有伙食等开支。 大明每年应开支的总军费很可能高达三千万两! 可据李邦华了解,崇祯时期,大明每年的总军费估计就一千多万两,都未必达到两千万两。 并且这一千多万两银子中,很可能有近半被户部、兵部等官员截留,被中高级将领侵吞。 真正给到、用到士卒身上的,估计也就几百万两。 所以,在大明朝,从边军到地方募营兵,士卒被欠饷是常态。 明军兵甲不修,枪炮火药等武备劣质、不足,也是常态。 仅从军费一项,便可知: 大明一二十年都难平定建奴,反而使其做大;十几年剿灭不了流贼,反而越剿越多。 都是该的。 反观大崋。 仅在常备军及水师军饷一项上,每年开支便高达两千六七百万元(市价,一元几乎等于一两银子)。 若再算上战后抚恤、赏银等,以及兵甲、枪炮等武备上的开支,大崋常备军及水师每年军费很可能高达五千万元以上! 并且,这里还未算上给水师装备的战舰,以及维修战舰的费用。 如果算,起码要再加个两千万两! 御座上。 刘升虽然对这些早已对军费类数据有所了解,可此时听李邦华当面汇报,也不禁心生感慨。 说起来,大崋常备军及水师还不是大崋第一战斗序列。 大崋最精锐、单个士兵花费最多的其实是亲卫军。 如今。 亲卫军普通士卒月饷6元。 虎贲卫、胜捷卫、骁骑卫、海龙卫,这四个负责作战的部队,共计有十个旅,将近12万人! 所以,单是亲卫军这十个旅,每年在军饷上的开支便需近九百万元! 另外。 这四个卫都用的是大崋最好的武器装备,日常伙食、衣装等待遇同样是最高的。 再加上今年各旅都更换了燧发枪、迫击炮、新手榴弹、炮弹等装备,在军饷之外的装备等费用支出高达五百万元! 最后再算上海龙卫所需的各类战舰,这四个卫去年的总军费高达一千五百多万元! 至于讯风卫、绣衣卫,作为情报机构,更是吞金兽。 根据昨日讯风卫递过来的财务报告。 去年一年,单是讯风卫,就花费了三百多万两! 绣衣卫也花费了近两百万两! 就这,还是目前绣衣卫、讯风卫建立没几年,内部风气好,贪腐情况绝少,经费利用效率高的缘故。 若是过些年,即便没有贪腐,经费利用效率低一些,一年经费再增加个百万两都是有可能的··· 李邦华稍稍停顿后。 又继续道: “除亲卫军、常备军及水师,我大崋还有数量庞大的警备军及民勇部队。” “虽然从前年开始,军务院便着手精简一些地方的警备军。” “但到目前为止,我大崋警备军总数仍高达八十五万!” “按军务院最新规定,警备军士卒月饷最低3元;师长月饷最高,280元,军衔加俸至少100元。” “因此,我大崋去年总共发放了警备军军饷3156万5650元···” 听李邦华说到这里。 武英殿中。 一些头次了解到大崋军非的臣工不由露出凝重之色。 还有的人暗暗观察刘升,想要从刘升的表情中看出什么。 毕竟,但从李邦华目前汇报的内容看,单是大崋每年军饷开支,便已经高达五六千万银元! 这着实是一个令人震惊,甚至感到恐惧的巨大数字。 这么高的军费。 大崋财政真支撑得住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