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草民王徽参见陛下。” 殿内,王徽说着就要给刘升行天揖之礼。 这礼是要弓腰九十度鞠躬作揖,对一个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人来讲并不容易,刘升忙道:“葵心先生(王徽号)快免礼,请入坐。” “谢陛下。” 道了声谢,王徽便小心地坐下了。 再抬眼看龙椅上的刘升,王徽心情颇为复杂。 早在今年春天,便有在陕西活动的讯风卫奉刘升之命到泾阳县找到了他,表示陕西不安全,请他全家搬到河南汝宁府去。 当时崋军只占据湖广及河南的一部分,在王徽眼中与李、张、罗等流寇军没什么区别,王徽自然不会答应此事。 若非担心受人猜疑,牵连自家,王徽都要上报陕西大明官府,抓捕那几个联络他的讯风卫了。 哪曾想,此后天下形势接连突变。 不过大半年的功夫,崋军就夺取了江西、南直隶、浙江,坐拥七省之地! 而大明这边,在闯军、崋军的兵锋下接连大败,丢城失地。 等到暮春时,孙传庭在河南府大败,更是让闯军顺势攻入陕西。 泾阳县就在西安附近,可以说直面闯军兵锋。 王徽本是想散尽家财,招募乡勇,跟闯军拼了,为大明尽忠的。 并非他不怕死,或者说对大明多么忠贞。而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要么降闯,要么为大明尽忠,很难两不选的苟活下去。 幸亏关键时刻讯风卫再次出现,劝动了他,帮助他一家人在闯军攻陷泾阳县前避入山中。 因为他只是一个引罪罢官的中级官员,名气也仅限于泾阳一地,倒没有惹得多少闯军追剿。 如此一番辗转后,才带着家人,安然来到了河南。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讯风卫以及整个崋军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才认识到,崋军与李闯等流寇军并不相同,乃是一支为天下百姓起事的真正义军。 而到了崋军治下,一路见闻,也证明了此事。 所以,到了南京后,他一切听从大崋安排,休养了一月,把身体彻底养好,这才得到刘升的召见。 “看葵心先生的模样,身体应该是真的大好了。如此,朕便也不客套,直说正事了。” 听到这话,王徽坐得更端正了。 刘升道:“朕知葵心先生学贯中西,尤其精善西洋物理,曾制造过诸多西洋器物,也曾自己研制过一些有益于百姓日用的机械。 所以,朕将委任先生为我大崋科学院下物理学院教授,专门研究物理学,以及各种与物理学相关的器械制造,顺带教授一些有此道天赋的学生。” 听刘升说到这里,王徽先是微愣,随即忍不住露出失望之色。 虽然觉得不切实际,可王徽曾想过,刘升召见他会询问治国之道,或者说是一些的政策得失。 不曾想,刘升竟是看中了他一身西洋学识,甚至要让他研究器械的制造,有些将他当工匠用的意思。 虽然他在这方面兴趣不小,可工匠到底地位低下,跟能影响朝廷政策的高官更是有云泥之别。 这让他如何不失望,乃至失落?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