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医学校?”吴有性一听就好奇起来。 “医学校,便是专门让人学医的学校。当今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受疾病困扰,求医问药艰难。 因此朕准备兴办医学校,像培养读书人一样大量培养医者。 一则可以提高医者地位,使医者地位与读书人等同。二则,可以令天下有更多的医者,让百姓求医不再那么艰难。” 听完刘升这番话,吴有性再次震惊了。 然后便深深为刘升的愿景所折服。 他立志钻研疫病防治之法,好让天下人少受疫病侵害,《瘟疫论》成书之日,心里未尝没有些自得与骄傲。 可他写出一本《瘟疫论》对天下病人的帮助,跟刘升兴办医学教、提高医者地位的宏愿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回过神后,吴有性再次向刘升深深拜下,用一种坚定的语气道:“陛下宏愿实在令人折服,微臣愿穷尽余生,协助陛下完成此宏愿!” 见吴有性如宋应星一般被折服,自愿为他所描述的愿景奋斗,刘升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随即就想起了明末其他一些名医。 明末名医很不少,但刘升记得住名号的,就那么几个。 其中以编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名气最大,可惜李时珍早在万历二十一年就去世了。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还有一位,叫万密斋。 当时民间有言:李时珍的药、万密斋的方。可见此人医术之能。 可惜这位去世得比李时珍还早十一年。 再往后,刘升便只记得明末的疫病防治专家吴有性,以及妇科、儿科圣手傅山了。 傅山此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传于后世的医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 据刘升所知,傅山不仅医术高超,且书画双绝,又通晓经史、诸子、道佛,还精通武学,属于学贯古今、六艺、杂学的大宗师。 傅山后来还曾参与抗清,为抗清之事奔走数十年。 后人甚至因此塑造了以他为原型的武侠人物,比如说有名的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中,傅山便是绰号无极剑、医武双绝的绝顶高手。 可惜傅山是山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如今三十多岁,应该正在山西太原城外一寺庙中“修道”,博览经史子集,乃至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经典,积攒底蕴呢。 刘升觉得,想要傅山为他所用,恐怕得大崋拿下了山西才有可能。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