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有两人高名衡未提。 一是河南巡按凌,二是周王朱恭枵。 凌早在洪水爆发前,便在守城之战中战死了。 但朱恭枵可没死。 他于是直问:“周王朱恭枵呢?可别说他没参加议事。” 高名衡稍稍沉默,道:“周王不过是受我等胁迫罢了,参与那场会议也只是旁听。” 刘升并不会只听高名衡一人的话。 让人将高名衡带到另外一处关押后,刘升又陆续“提审”其他开封府官员、权贵,终究是把事情弄清楚了。 事情跟高名衡说的基本相同。 所有开封官员中,梁炳、王燮在两次议事中都坚决反对此事,桑开第第一次反对,第二次勉强同意了。 至于周王朱恭枵,虽不说明言支持此议,却也是默认的。 最后,刘升让人将这些开封的文官武将都带到王帐中,目光冷冷地扫视着他们。 也不知是刘升如今威势太重,还是这些人多少有那么点愧疚之心,在刘升的注视下纷纷低下了头。便连虎大威这样的猛将,以及周王朱恭枵,都不例外。 “此番黄河决堤,百万百姓受灾,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泥沙中,孤既兵进开封府,便要给开封百姓一个交代。 决堤之事原委孤已调查清楚,想必诸位心中也清楚,这里就不多说了。 <div class="contentadv"> 罪魁祸首,乃开封府推官黄澍——来人,将此人绑了,带往北方各难民营游营,百姓皆可唾骂之! 若七日后此人未死,再将其五马分尸,首级悬挂于开封北城头,其他尸身分葬开封城四方,以祭死难百姓!” 黄澍虽然从刘升提审众人开始,便意识到他不会有好果子吃,可听到刘升对他的判决,仍惧怕得一下子瘫软倒下。 待两名侍卫上前绑他,他才剧烈挣扎起来。 他是崇祯十年进士,才三十来岁,还年轻的很,还有很多福没想,很多银子没花,哪里舍得死?更别说先被数十万灾民唾骂,再五马分尸而死。 于是趴在地上嚎啕求饶。 “大王!我愿降崋!我胸有奇谋韬略可助大王三年一统天下!只求大王饶我一命,饶我一命啊!” 见黄澍露出如此丑态,便是将要接受判处的其他大明文官武将,也不禁露出鄙夷之色。 事到如今,他们又何尝不恨黄澍? 若非黄澍想出“决堤”毒计,如何会引发洪水?他们有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开封城被围,他们即便是降闯,也不至于有此屈辱遭遇。 刘升闻言,则毫不掩饰他对黄澍的厌恶,冷声道:“你这等人降崋,只会败坏孤与崋部的名声。孤便是收一条狗,也不会收伱。 何况,今日若不将你严惩,如何能对受灾百姓交代?又如何能警告后来人,休要再用这等毒计牵连数十万无辜百姓?!” 说完,刘升挥手,示意侍卫赶紧将黄澍拖出去。 黄澍此人,历史上所做令人唾骂之事可不止“献计决堤,引发洪水”这一件。 开封城遭洪水淹没后,他以“固守献计之功”被擢升为江西监察御使,后又成为河南巡按御史。 当时崇祯赐给周王朱恭枵三千两银子当生活费,直接被这货私吞两千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