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十三万石粮食听着虽多,可相比南京百万人口,十几万军队,完全不够看。 以120万人口、平均每人每天三斤米粮计算,每天都要吃掉近两万石粮食! 如果只靠应天府掌握的粮食支撑,即便减少人均口粮,最多也就能撑个十来天。若搞不好,仅五六天百姓就会闹起来。 事实上,南京承平数百年,大明官府早已没了粮食保障能力,南京百万人口的口粮全靠大粮商供应。 如今这些大粮商竟然暗戳戳地搞鬼,虚抬粮价,让刘升如何不怒? 再考虑到应天府掌控的粮食不足,刘升觉得是时候让某些人看看他刘某人的屠刀了。 不然的话,这些人就不知道他的刀有多锋利。 想到这里,刘升让侍卫去将才离开没多久的白晓生叫了回来。 “绣衣卫如今对南京大明勋贵的罪证掌握了多少?” 白晓生略微犹豫,道:“还不算多。” 事实上,白晓生这段时间主要忙于组建绣衣卫、安插编外眼线等事,在收集南京大明勋贵罪证一事上进度并不快。 南京大明勋贵皆根系庞大,与各种势力勾结,绣衣卫人手不足,查起来很需要些时间。 刘升也知道绣衣卫组建不久,不能要求太高,便道:“你下去后,将够得上抄家的勋贵罪证都整理一番,交上来。再留出一哨人手,准备配合亲卫军抄家。” <div class="contentadv"> “末将领命!” “另外,李唯七若是回来了,让他立即来见我。” “是!” 李唯七作为绣衣卫统领,却是去其他省选拔绣衣卫骨干,以及安插眼线去了。 这件事关乎绣衣卫的情报搜集能力,他必须亲自去做才放心。 若是李唯七在南京,以其能力和经验,不论是搜集大明勋贵罪证,还是探查大粮商底细,速度都能更快点。 待白晓生离开后,章旷道:“大王是准备抄缴南京大明勋贵的财产以补充粮食?” “不错。” 章旷倒没有觉得这么做不该。 他虽然是士绅家庭出身,可当年上任沔阳知州后,着力去做的事情中便有打击当地豪强。 所以他很清楚,地方豪强势力强了,不仅百姓会受到更多剥削、压迫,便连官府的权利都会被侵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