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乡勇主要是为守卫家乡编练的,若是崋贼来掠徽州,他和这八百乡勇便有了用武之地。 只是近些日子,他听到不少关于崋贼的议论——据说崋贼不似寻常贼寇,其军伍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会帮受贪官污吏、劣绅恶霸欺压的贫苦百姓做主。 随着这类说法传播,他训练的这些乡勇中,竟有些人对崋贼产生好感,甚至言语间多有向往之意。 这令他感到颇为不安。 一则,他不相信崋贼像传言中那么好——他此前在北方为官,可是知道流贼肆虐过得地方是何等凄惨景象,崋贼既与闯贼并称,怎么可能例外? 二则,若乡勇们对崋贼产生幻想,将来崋贼到来,如何能拼命抵抗?怕不是会有人被诱惑,成为崋贼探子,乃至为崋贼带路也说不定。 “老师!大事不妙!” 弟子江一天忽然骑马奔来,口中大呼。 待其停下,金声便神色严厉地呵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随我进屋来!” 江一天面露羞愧之色,跟着进了屋。 金声坐下来,问:“你不是去府城打探消息了吗,究竟出了何事?” 江一天从怀里掏出一张写满大字的纸张,递了过来,道:“老师请看,这是崋贼发布的《讨明檄》,已经传到府城了!” 金声接过,紧皱着眉头看起来。 等看完,神色变得极为复杂。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这张《讨明檄》所列大明诸弊,几乎都说中了。尤其是对崇祯皇帝的批判——昏庸无能、多疑反复、寡恩好杀! 崇祯初年,朝中诸臣皆以为崇祯有明君之相,但他却通过建奴入寇一事,看出崇祯并非明主。 如今十几年过去,看崇祯所作所为,便知其乃昏君,甚至比多数昏君都可怕。 这时,江一天又神情忧虑地道:“老师,我听人说,府尊有意易帜降崋。” “什么?!”金声听了大吃一惊,随即愤怒道:“邹庆文怎能如此?他身为大明知府,守土有责,如今国家有难,不思忠君报国,竟然要降贼?!” 现任徽州知府名邹衍,字庆文,金声是认识的,甚至还跟他喝过几次茶。 此人虽然没什么大才,却也不像贪生怕死之辈,更非贪官污吏。 因此金声对邹衍准备易帜降崋之事非常吃惊。 江一天道:“老师先别急,此事学生也只是听说,未必就是真的。” 第二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