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又因是合肥革左五部降崋的首倡者,立下大功,故被分配了警备军旅长的职务。 至于刘希尧、蔺养成,则只得了个旅副。 目前大校场这边驻扎了三个警备旅,兵员大多来自原来的革左五部或张献忠部降卒。 但绝大部分军官都是从崋部常备军选拔的。 至于另外两个警备旅旅长,一个是跟贺锦同期通过将官进修班考试的孙可望。 另一个则出自崋部常备军第二师,名叫贺一鸣,据说原来只是第二师团副。 因为贺锦、孙可望都是才上任没多久,因此这三个旅目前以第一旅旅长贺一鸣为主。 不过此时第一旅、第三旅都在负责外城防务,营中事务自然就由贺锦处理。 他已收到军令,当即从第二旅中调遣四营士兵,交给金声桓四人演练,并监督四人完成课业,还要给打分。 因为旅军政员、旅副也在,同样负责打分,贺锦也不敢怎么放水,便根据四人真实水平打分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奉天殿。 刘升正盯着御案上一堆将领的名字思考,偶尔还要写写画画。 他正在构建南京防务体系——此事又涉及另一个老问题,那就是定都哪里。 过这么久,他终于是想清楚了,那就是模仿大明。 南北二京并立,当下先定都南京,待打下北京后,再以北京为首都。另外还会在天目山附近营建未来的大崋中都,好方便控制北美那边。 未来将会修建铁路,还会有轮船,倒也不怕几个地方来回跑。 出于这种考虑,南京防务体系必须构建好。 皇宫防务由侍卫负责,紫禁城(皇城)及内城防务则由亲卫军负责,外城防务准备交给警备军。 所以,刘升准备在南京组建一个警备师。 不过目前南京城内已经有三个警备旅了,可在编练的降卒还有七万余人。 思虑再三,刘升决定在组建两个警备师——将来北伐,直接带走两个警备师就是了。 “启禀大王,礼部左侍郎钱谦益求见!” 侍卫进殿通传,让刘升回过神来。 ‘多半是檄文写完了。’ 考虑到明天上午就是三日的最后期限,刘升如此猜测。 待钱谦益被侍卫领进来,行礼之后,果然是递交了檄文成品。 钱谦益看刘升拿着檄文阅览,心再次提了起来,心中不断念叨:孔夫子保佑,这次大王可一定要满意啊。 与此同时,他还偷偷观察刘升神色,见刘升露出些许满意的微笑,提着的心终于是放下来。 果然,刘升看完后,笑道:“牧斋先生这篇《讨明檄文》写得不错!孤下午便派人传往四方,昭告天下!” 第一更。 历史上清军进入南京,只有孝陵卫抵抗。孝陵卫本是特殊的卫所兵,但因为上面没人支持,明末其实变成了农民。当时说是还有一千余兵卒,实际能聚集起来的只有几百人。 他们与清军争夺城门,寡不敌众兵败,最后只剩十八人退入孝陵,依仗地利死守。 清军小觑,开始只派五十人去围剿,被这十八人全歼,反复几次,这十八人前后消灭了三百余清军,最终全部战死! 据说当时还有不少南京百姓去钟山孝陵附近围观,最后一场战斗孝陵卫一人打三个,拼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