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粮食压力,金矿 女人-《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3)页

    他提出让外面输送五万石粮食,只是不想北美这边主粮太过紧张。

    今年夏收小麦及其他杂粮大丰收,华初县下各镇百姓生活又有所改善。若是与大明那边比,那就更好了。面食不说敞开吃吧,却也不再像去年那样过得紧巴巴的。

    若是因新移民的到来,让主粮供应再度变得紧张,百姓肯定会埋怨。

    但这到底不算大问题。

    既然外面粮食压力更大,没法再向北美这边输送粮食,再苦一苦新老移民就是了。

    刘升又道:“旱季龙首湾盐厂不是产很多盐吗?回头我让人把咱们的盐卖到别处去,看能不能换回一些粮食。

    另外,北美这边的咸鱼、兽皮等特产,也会往大明别处贩卖,用来换粮食。

    只要外面的粮食压力有所缓解,我会酌情给北美这边调运一些粮食的。”

    其实崇祯年间大明各地都缺粮,顶多四川、湖广这两处粮仓好上一些,其他各省基本都需要从别处贩进粮食。

    甚至有些海商专门从东南亚贩运粮食来大明卖,但基本都是回程顺带贩运,不成规模。

    即便如此,大明各地依旧被饥荒困扰,每年都要饿死不少人。

    刘升用北美的盐、皮草、咸鱼、黄金等,到别处贩卖,购买粮食,肯定会加剧其他地方的粮荒。

    可眼下这世道,他着实顾不了许多,只能先尽力保证崋部百姓不饿死。

    想了想,刘升干脆给柳大川支个招。

    <div  class="contentadv">        “老移民会因为三餐中主粮欠缺不爽,新移民会吗?新移民只要有口吃的,就会心满意足,更别说口粮中多是肉食了。

    所以,新移民的口粮中咸鱼、腌肉等可以多些,这样主粮消耗就不会那么大。你说是不是?”

    柳大川听了眼睛一亮,道:“大帅点拨的是,确实如此!”

    刘升一笑,没再就这个话题说下去。

    他觉得,这方法即便他不说,等新移民到来后,也会有下面的官吏提出来——这世上可从不缺少聪明人。

    在骁骑卫的拥护下,刘升带着柳大川来到一处河湾。

    东边一条河流在此与新洛河交汇,在河中形成了一个滩涂小岛。

    又因是旱季,河流水位相比雨季下降得厉害,大片河滩裸露在外,河水也变得较浅。

    此时不少人正在河滩弓着腰,却是在淘金!

    这里是崋部开辟新营地时发现的,无名河也因此被取名金砂河。

    最初可以直接在河滩捡到小块金子,甚至狗头金。如今距离此处被发现已经过去一月有余,稍大的金子都被捡完了,便只能从水里淘金。

    刘升视察了一圈,便将金矿管事叫过来,问:“现在这里一天能淘出多少金子?”

    “回禀大帅,如今每天至少能淘出几十两金子。若是有人运气好,能捡到从金砂河上游冲下来的金块,甚至是大块的狗头金,那当日所得金子便更多了。”

    刘升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金砂河上游还有适合淘金的地方吗?”

    “应该是有,但眼下最好的便是此处。”

    “可有土人来袭扰?”

    “土人如今巴结俺们都来不及呢,也不知道黄金的价值,哪里会来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