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外,亲卫军兵卒最低也是下士军衔,将官军衔则比常备军同职务者普遍高出一阶。 因此这次授衔中,亲卫军四位营指挥李牛、赫连岳、沈万登、马金水皆被授予少校军衔。 各营营副、军政员则视功劳授予了上尉或大尉军衔。 掏出这套军衔制度后,刘升便顺理成章地让义军按军衔发放军饷。 在行政方面,暂时拟定了政事堂、军务堂、督察处、秘书处四大机构。 其中政事堂、军务堂都是华部之前就有的机构。 督察处则是督察所、督察局乃至将来督察厅的总部。 秘书处算是辅助刘升处理军政事务的私人幕僚团体。 后世人一听秘书,就想起了“有事秘书干,没事咋咋”的女秘书,又或是没什么存在感的官府男秘书,却不知秘书是个很正经且古老的职业。 早在汉朝便有同名机构和职位,如秘书监、秘书令、秘书丞。当然,那时的秘书跟后世秘书之意相差还是很大的。 但既然是已有的名目,刘升拿来用就不会显得突兀。 另外,暂定在政事堂下设立三处、十二司。 三处分别是:常务处、传讯处、勤务处。 十二司则是:财政司、税务司、人事司、民政司、尚礼司、审刑司、工事司、教育司、卫生司、交通司、兵役司、移民司。 对于将兵役归入民政范围,刘升是向李长文等人咨询并慎重考虑后决定的。 征兵说到底得看当地户数、人口——如果交给军方,就很难顾及地方实际情况,容易形成穷兵黩武的局面。 在通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前,想做到从中央到地方彻底的军政分离,很难。 强行学习后世,反而会弄得政体半身不遂。 ··· 葛文优带着十几人的随从,伪装成一个小商队,从汝阳北门进了城。 周王虽然名声好些,不那么吝啬,但只是相对其他藩王而言。 依刘升提出的十万石粮食保崇王一家一年性命,想要将崇王一家赎回来,花费的钱粮恐怕要以数十万来计。 哪怕是借,周王也没那么容易答应,毕竟崇王与他的亲戚关系已经很远了。 因此,李仙风秘密去了周王府几次,才磨得老周王勉强答应。 说勉强,是因为老周王说过,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要得太多,他便不会帮这个忙。 所以,葛文优此行任务十分之重。 为了多了解刘升的底细,他准备借着商队的掩护,先进城与张坚接洽,再正式拜访那“刘贼”。 进城后走了不过一百多步,葛文优便见很多人围在一处。 一位随从眺望了下,道:“似乎是贴了什么告示。” 告示? 葛文优心中一动,随即吩咐,“商队慢慢往前走,你们几个跟我过去看看。” “是。” 进城前,葛文优已经通过外面的难民营、军营,以及城门守卫的表现,看出刘贼绝非寻常反贼、巨寇。 既得知其贴了告示,当然要了解一下。 再几个随从的帮助下,葛文优很快就通过人群,来到了较为靠里面的地方,看到了告示上的内容。 ‘开府建衙?自任豫楚兴华大元帅?!’ 看了告示的题目和开头,葛文优脸色就变了。 因为这份告示赫然是向百姓宣布,刘升开府建衙之事的。 如果再加上一份《讨明檄文》,昭告天下,那就是正儿八经的造反! 第一更。 改“華”为“崋”这部分内容真的很有必要——作者君着实让河蟹大神吓怕了,一切稳妥点好。主打一个不沾边,求生欲强。 【部分读者可能不知道,小扑街文章内容管得比大神更严,所以有些真的不好写,有些词也是不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