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刘升当着他们的面谈及“北美”,倒是让两人心中窃喜,认为已得到刘升一定信任,离成为华部核心人员也不远了。 可惜的是,李长文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并没有涉及北美太多内容。 毕竟距刘升离开只过去十天,北美那边没发生多少新鲜事。 等刘升准备结束谈话,让李长文三人下去歇息时,李长文郑重提起一件要事。 “首领,如今我们既已占据了三座城池,其中更是包括汝宁府城,还计划全据汝宁,经营地方,再用之前的名号便不合适了。” 刘升听了一笑,“不叫华部叫什么?总不能现在就建国吧?” 李长文摇头,“并非华部之名要改,而是首领得打出名号开府建衙,如此才不至于错失想要推翻暴明的有志之士。” 刘升毕竟是后世人,对这方面还真不太了解。 于是问:“先生认为该取个什么名号?” 李长文道:“名号不可太高,也不可太低,不能太俗,也不能太高雅,不如就叫‘豫楚兴华大元帅’。” 刘升觉得这个名字很一般,便问:“可有什么讲究?” “当年明太祖攻下太平路后,便开‘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元帅。首领这个名号,也不过比他略大一级而已。” 刘升听了哑然失笑。 人家朱元璋是攻下了一路,相当于几个府,他这连一个府都没有呢,名号就比朱元璋大一级了? 挺好。 刘升笑一笑,没太在意。 他道:“其实我之前不是没想到开府建衙,只是手上实在缺人。先生当年外出游学,总该认识一些人才吧?可能推荐一二?” 李长文道:“首领开府建衙后,只要发出招贤令,总能招到几个怀才不遇的。 至于说属下所认识的人,确有一良才可能为首领所用。我来汝阳前,便给他去了书信。” 刘升好奇道:“先生可否讲讲这人?” “此人名叫阎尔梅,沛县人,乃是我在开封府游学时结识···” 在李长文口中,阎尔梅是个奇人。 其为崇祯三年举人,有豪侠气,怀救世济民之志,年少时以诗赋闻名,后来又成为复社成员,名声直追张溥、陈子龙。 可惜没两年便因为卷入党争遭受陷害,被罢公车(削除举人功名),此后便游历四方,不问朝堂之事了。 刘升听完怎么都觉得不靠谱,于是问:“这人出身如何?” 李长文微愣,但还是答道:“乃沛县大地主。” 刘升道:“我看这人即便收到先生书信,也多半不会来投奔我们义军——先生可否再推荐几个靠谱的?” 第二更。 上章关于吏员的内容有错误——明朝吏员考满可升官,但极难,且只能当九品下的不入流官员。另外,吏员及其后代是可以可靠的,只有洪武时期有几年不能参加科举。 真正被视同贱籍、不让后三代科考的是杂役。 (存稿太难了,写两章六千多字,但删删改改实际码了上万字,,,)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