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太微见刘升误会了她的意思,有点着急,赶紧摇头,“贫道并非此意···我只是担心能力不足胜任。” 刘升听了一笑。 他发现这个坤道着急辩解的样子确有几分可爱。 “白姑娘不必担心,差不多和以前那样治病救人就行。 只不过如今有华部做你的后盾,还会有一批大夫、学徒成为你的下属,能让伱用医术救更多人。 以后我还会寻找其他有能力者,来为你分担此事。再说这事并不紧急,你大可以摸索着慢慢来。” “是。”白太微应了声,微微脸红,随即便问,“不知首领要贫道担任之事可有名目?” 所谓名目,就是机构名称、职称等,刘升早就想好了。 “就叫医务局吧,白姑娘便暂代局正之职,眼下汝阳城中大夫、学徒你皆可征调。 若需要购买药材,则可以到崇王府找特别财务局申请银钱,只要理由合适,来去明晰,他们都会拨款的。” 攻下汝阳城后,偌大的城池刘升不可能一直进行军管。 其他方面不提,若是军管,单是每日城内居民所需要米粮、蔬菜的购买分配,就需要不少人去办,还未必办得好。 他又不能像寻常反贼那样,不管百姓死活。 所以军管三天后,他便解除了军管,让百姓像以前那样进行贸易,自给自足。 虽然这样会给敌方细作潜入城中的机会,却不得不为。 而要管理这样一个大城,涉及钱粮往来及相关账目的事很多,仅靠义军原本简单的后勤人员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况且军队的事就不该和民政搅合在一起。 所以,刘升干脆将原来府衙、县衙的户房吏书都纠集到一起,成立了华部汝阳临时财政局。 刘升知道,这些户房吏员、书算贪污受贿的必然不少,其中一些人可能还干过敲诈勒索,让百姓家破人亡的恶事。 <div class="contentadv"> 但当初朱元璋能让贪官带着镣铐办公,他刘升也能让这些人戴罪帮他做事。 如今缺乏人手,且让他们做事;待惩办作恶官吏时,该砍头抄家的照砍不误。 对待这些人,就该这么的无情。 当然,对于只犯了贪污小过,没做过什么大恶之人,刘升也不介意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只要给在财务局做事别再贪污收回,将来说不定还能混成华部的财务官员。 为了尽量减少贪腐之事,方便对账目,刘升还专门抽时间教授了财政局会计(账房)用复式记账法记账。 同时,崇王府原来负责钱粮、账目方面的大管事及下面的账房,也都被刘升纠集在一起,成立了特别财务局。 目前只负责管理从崇王府抄缴的钱粮等物资,后面抄缴了城中不法大户的钱粮,也会交给特别财务局一并管理。 所以,实际可称之为抄缴财务局。 如果不将从崇王府及不法大户家抄缴的钱粮与府衙原本的钱粮分开,便不能及时发现在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 就好像历史上李自成的部队。 通过杀藩王、大户、地主、富商获得海量财富,“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也确实执行了一段时间。 可当李自成带着几十万大军进入京师,接手崇祯留下的烂摊子不久,就发现钱粮不够用了。 于是,便采用了刘宗敏的夹棍拷掠之策——实际就是继续靠抄缴获取钱粮。 直接在要与清军决战前,将所有士绅、地主都推到了对立面。 这种行为虽然和李闯队伍发展太快,缺乏底蕴有关。却也和他们习惯了通过抄缴获取钱粮,脱不开关系。 最重要的是,直接将抄缴所得和治下产出、税入混为一体,让他们根本察觉不到治理的漏洞和财政上的危机。 等到发现财政危机时,往往已经晚了。 所以抄缴所得与治理所得必须分开——可以抄缴的钱粮补充治理地方所需,但必须要有明确的账目往来。 白太微发现刘升一番话中有不少新词,但大概意思她还是听懂了,当即应了声“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