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崇王:用孤王向朝廷勒索?好主意!-《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3)页

    等到明年,什么福王、襄王、唐王等相继被农民军宰杀,他抓了崇王的事就不扎眼了。

    朱由樻以及旁边的沈万登听了刘升的话却都很意外。

    沈万登暗想:居然想到用藩王向朝廷勒索粮食,怪不得半年不到就将造反事业搞得风生水起,这脑袋瓜子可比俺聪明太多了。

    朱由樻一愣后却是大喜,忙道:“这主意好,孤这就写信!”

    在他看来,十万石粮食实在算不了什么。

    这么点粮食换他一家子一年性命,皇帝定然是愿意的。

    刘升见朱由樻如此配合,便将他拉了起来,笑着喊道:“来人啊,给崇王准备笔墨纸砚!”

    ···

    下午三点多。

    义军终于摆平了汝阳城内所有有组织的明军,靖平了大街小巷,初步掌控这座大城。

    之所以说摆平,而非消灭,是因为在得知傅汝为、文师颐被抓,朱国宝、崔振战死,沈万登归顺义军后,逃散如城中各处的明军绝大多数都投降了。

    还有一些招募自城里的乡兵,直接脱掉军服回到家里,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

    耗费义军较多时间的,反而是那些以地痞、流氓为主四处抢劫的乱民。

    在刘升的严令下,义军狠杀一批人,这才较为迅速平定城内混乱。

    须知,一般而言这种大城被敌人攻破后,怎么也得混乱个两三天。

    义军用大半天就控制了城池,绝对算迅速了。

    随后,四门守将及在城内巡逻的两个营,都相继派人来向刘升禀报了各自完成任务的情况。

    倒是崇王府这边的钱粮统计,到了夜里晚饭后,才算是初步完成。

    崇王一家子被赶去了偏殿,因为正殿被刘升霸占了。

    第三团军政员赵德友,及虎贲营军政员成诵、骁骑营军政员段雷,三人各自拿了一份账册,相继向刘升汇报。

    “崇王府有大粮仓一处,小粮仓两处。

    大粮仓都是没脱壳的原粮,以稻麦粟三类主粮最多,高粱、豆类等也不少,根据王府账目及我们初步查验,共计有陈粮十三万石,新粮两万石。

    小粮仓则都是脱壳的米面等粮食,一处是供崇王等人食用的精米白面等上好粮食,总计近三百石。

    一处是供护卫、奴婢食用的普通米面等,共计有一千两百石。”

    刘升听了不禁皱眉,“才这么些?”

    十五万石粮食自然是不少的。

    但传闻中崇王府可是拥有一万多顷田地啊。

    正常年景,旱地夏麦秋粟,一年可产两石。

    汝淮水乡,好水田种稻一年也能产两石。

    即便按一万顷算(不是公顷,明代一顷=一百亩),一年粮食总产量也有两百万石!

    就算连续几年灾荒,每年粮食产量按四分之一算,一年总产量也有五十万石。

    就算崇王府只收一半租子,一年也有二十五万石粮食啊。

    难道是卖了大部分?

    赵德友见刘升疑惑,无奈一笑,解释起来。

    第二更。

    【说一下:第133章府衙缴获的数据修改了,又犯了写大的老毛病,多亏书友提醒。现在改为府库白银五万八千两,太仓白银为25万两。应该不能再低了,原因我有写回复,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