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还派出人手去联络崇王府,以及其他几面城墙上的守军将领。 随后,他便带领府衙的两百多乡兵及几十个随从,准备壮着胆子上街。 谁知还未走出府衙,守门的乡兵队长便匆忙来报:“府尊,沈游击带着一两百人来到了府衙前,说要见您!” “沈万登?”傅汝为听了眉头紧皱,“他不去杀敌,跑来府衙干吗?” 旁边一位幕僚道:“府尊既要与贼人巷战,沈游击来了正好可以让他统兵。以沈游击之善战,说不定真能将敌人赶出城去!” “万万不可!”另一位幕僚立即反对,“府尊别忘了,沈万登乃反贼出身,昨日又被府尊责罚闭门思过。 如今贼军已经攻入城内,他不去杀敌,却来府衙求见,多半是居心不良!” 傅汝为想起昨日沈万登顶撞他的情景,不由点头道:“对,不能让他统兵,也不可让他进来。 文知县不是在城东阻敌吗?去告诉他,本府命他速速去城东支援!” “是!” 乡兵队长领命去传话。 府衙大门外。 沈万登听了乡兵队长的传话,浓眉紧皱。 他旋即道:“府尊不知道吗?北城墙也被贼军攻陷了。必须有人领兵去城北阻敌,不然仅靠文知县在城东阻敌是没用的。算了,俺进去亲自跟府尊说” 说着,沈万登就要直接往府衙里闯, 却被守门的一队乡兵持刀拦住。 乡兵队长苦着脸道:“沈游击,府尊有令,您不能进府衙,还是速速去城东支援文知县吧。” 沈万登没想到傅汝为对他提防至此,不禁气得直瞪眼。 他退下台阶后,一名家丁队长靠近低声道:“大哥,姓傅的之前夺了你的兵权,还如此提防俺们。 如今城都破了,依俺看,不如趁机杀进府衙,抓了那狗官投奔姓刘的。” 沈万登一时不吭声,但神色明显有些意动。 <div class="contentadv"> 他本是真阳县的小地主,自幼喜爱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少年时又喜欢结交游侠、豪杰。 几年前,官府摊派重税压迫他家不说,县衙官吏也不知怎的与他家不对付,竟然要将他家往死里逼迫。 恰逢盛之友举义旗,占据了真阳城东的岳城(集镇),几日间便聚众上万。 他于是也散尽家财,募集乡勇,聚众数千,投奔盛之友,准备一起做大事。 他们势头最猛时,曾拥众数万,围攻真阳县城。 可惜没打下来。 之后又遭官军重兵围剿,几次遭到重创。 然后义军中另一个头领刘喜才便设计杀害了盛之友——他若不是见机跑得快,怕是也会死在当场。 刘喜才拿着盛之友的头颅投靠官府后,他领着剩余义军又跟官府斗了几个月,终究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很多人再无战心,又恰逢官府招降,他便只能降了。 投降后他被委任为营兵把总,手下精锐却多被分散到其他官军营中。 之后两年,他老老实实做事,通过剿贼立下不少功劳,先后升职为千总、游击。 两个多月前,王应泰兵败天目山,更是让他看到了升任参将的机会。 谁知傅汝为竟然将崔振提拔为游击,与他共掌府城募营。 从那时起,他便知道傅汝为等官员,心里多半对他还是提防的。 只是没想到竟会提防至此! 昨日夺了兵权,今日连府衙都不让他进了! 如此一想,倒真不如反了。 只是想起当年被官军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情景,再考虑到对这姓刘的缺乏了解,沈万登又犹豫起来。 他担心投了姓刘的,回头再经历一次被官军重兵围剿的经历。 那时,他再想被朝廷招降,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沈万登难以抉择时,家丁队长又道:“大哥,这汝阳城肯定是保不住的,俺们若不投本姓刘的,便是逃出去,恐怕也会被朝廷责罚。 万一这姓刘的继续做大,占了汝宁,俺们难道要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继续受朝廷狗官的窝囊气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