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即又下令道:“贼军只攻南城墙,这里一门大将军炮肯定不够用,快去人将另三门大将军炮也挪到这边来!” 接着再下令,“我们的虎蹲炮呢?打不着贼人吗?” “回禀知县老爷,俺们的虎蹲炮最远也只能打两百多步。” 潘弘用生铁铸造的12门虎蹲炮都比较短小,一门只有一尺多长,却也重达好几十斤。 因为生铁脆,用来铸炮必须足够粗。 说起来,潘弘冒死在城墙上指挥,显得很积极,可连续几条命令,却将乡兵们指挥得晕头转向,乱成一团。 程志能瞧见这一幕,很有些无奈,却也只能约束着营兵,在墙垛后面躲好。 轰轰··· 炮声再次响起。 却是义军的虎蹲炮发射了。 打发的也都是石弹。 每颗石弹只有一斤左右,却几乎都准确地落到城墙上,而非墙面。 石弹落下后,或是弹射,或是碎裂溅射。守军即便是躲在墙垛后面,一不小心也会受伤。 有倒霉的乡兵甚至被直接砸中天灵盖,当场头破身亡。 这一下,城头上的乡兵们就更乱了,倒是营兵表现还好些。 刘升算着陆军炮也快要打第二轮,到时候就可以和虎蹲炮交替发射。 两轮虎蹲炮弹加一轮陆军炮弹,每轮间隔也就三分多钟,已经足以压制守军的攻击。 于是下令攻城。 彭有义带领第一营攻打东半边城墙,杨和庆带领第四营攻打西半边城墙。 因为有炮火压制守军,城里还有内应随时发动,刘升直接派出了常备军中这两个相对勇猛善战的营指挥。 攻城器械没太复杂的东西,两边各有五架云梯和几十架带钩长竹梯。 然后就是上百副用于过护城河的飞桥。 所谓飞桥其实是一种折叠梯,又叫壕桥,宋朝时便有。 <div class="contentadv"> 士兵将其扛到护城河边,把折叠的部分打开,再往对面推。 如果不够长还可以续接。 梯子底部还有可以放下来固定支撑的木梁。 上面再铺上木板,就是一座简易竹木桥了。 一般城池的护城河最多几丈宽,用这种壕桥过河并不困难,要比派人负土填河快捷得多。 潘弘并非贪生怕死之辈,程志能虽然怕死,却并不胆小。 两人冒险张望,见敌人要过护城河攻城,当即各自指挥起来—— “虎蹲炮都准备好,敌人一过了河,立马开炮!” “检查檑木、滚石、金汁,待贼人攀城,立即还击!” “弓箭手准备!听号令放箭!” “···” 一时间,在潘、程三人及一些将官的吆喝下,营兵、乡兵都做好了还击准备。 然而,眼见义军搭好飞桥开始渡河,轰轰的炮击声再次响起。 却是五门陆军炮打出了开花弹! 轰轰··· 五发开花弹落在城头,给守军造成的伤害其实并不比实弹大多少。 因为义军开花弹也都是用黑火药制作的,只不过品质高一些,跟无烟火药制作的炮弹完全没法比。 但论声势,开花弹就比实弹吓人多了。 霎时间,不论是乡兵还是营兵,纷纷丧胆。 便连将官们也害怕得很。 潘家父子,冒死催促,督战。 一些乡兵这才露头,尝试用虎蹲炮还击。 却发现部分义军已经渡过了护城河,扛着带钩长竹梯向飞奔到城墙下。 梯子往上一挂,便紧紧勾住了墙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