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文官毒计:把难民都送给反贼-《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2/3)页

    虽然他是汝宁知府,但这汝宁的官儿却不止他一个,压力不能让他一个人抗。

    恰好分巡豫南道的按察佥事王世宗前几日来到了汝阳。

    他便将此人和府通判朱国宝、汝阳知县文师颐,以及目前分掌府城营兵的两名游击崔振、沈万登,都请到府衙来议事。

    待五人到齐,仆从上了茶,傅汝为便将确山县城为天目山反贼占领的事,以及刘升在确山那边的作为说了遍。

    听完,除了两个武将,另三位文官都眉头紧皱。

    王世宗先出声道:“此獠确实危险,一旦坐大,势必难制。”

    傅汝为当即道:“本府也觉得此獠危险,想着趁其尚未壮大,以重兵直接灭了,免除后患。

    奈何那王应泰无能,在天目山里葬送了三千多兵马,如今府里实在凑不出足够的兵力。

    不知王佥事可否与我一起向李巡抚呈文,奏明汝宁情况,请巡抚派兵支援?”

    听到这话,王世宗便一脸难色。

    “于宣(傅汝为字)兄有所不知,此前杨嗣昌为围剿张献忠、罗汝才等流寇,将河南兵马抽掉了不少去四川。

    偏偏今年河南各地都生出巨寇,河南府有李际遇、申靖邦、任辰、张鼎,南阳府有萧应训,东边也有郭黄脸、张长腿等十几股反贼。

    其势大者,从众过万;其势弱者,数百上千,却多如牛毛,剿之不绝。

    另外,各地地主豪强亦有结寨抗税者,不听征调。李抚台身边只有三千抚标,如今已是焦头烂额。

    偏偏前些日子,又有消息传来,说李闯出现在河南府卢氏一带。

    <div  class="contentadv">        虽然还未确定消息真假,李抚台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以河南如今情势,若让李闯与诸多匪寇汇流,恐怕又将席卷中州大地。

    所以,我此来汝宁其实是来募兵征粮的,李抚台那边更需要兵马和钱粮啊。”

    王世宗这一番话说出来,堂中顿时静得落针可闻。

    过了好几息,傅汝为才凝声问:“不是说李闯前年被打得只剩十几骑逃入商洛山吗?怎么会又出现在河南?”

    汝阳知县文师颐也不住道:“会否是其他贼寇假借李闯之名?”

    王世宗叹道,“此事真假确实有待商榷,但李闯趁着朝廷大军围剿张献忠、罗汝才之际从商洛山突围而出却是真的。”

    听此,文师颐愤愤道:“十数万大军,数年间靡费钱粮无数,尽不能剿灭李闯?便连张、落之辈也还在肆虐四川。杨嗣昌实在无能!”

    没人接文师颐的话。

    这里面的事很复杂,涉及到朝廷党争、从中枢到地方的贪腐、部分将领畏战而贪功、地方上不配合,等等多方面问题。

    杨嗣昌统战无能只是其中一方面罢了。

    不过,杨嗣昌剿匪虽然不怎么样,搞朝堂斗争却是一把好手,之前又得崇祯皇帝信任,弹劾谁谁下狱。

    所以,在杨嗣昌没失宠前,他们这些小鱼虾可不敢随便置喙其人。

    回过神来,傅汝为便岔开话题道:“若抚台不能派兵,我们该如何剿灭天目山反贼?”

    众人略一沉吟,王世宗便先开口道:“那贼首不是在确山赈济难民,还喜欢把难民迁往山中垦屯吗?

    恰好这府城外有数万难民,每日都要消耗钱粮不说,还需要驻兵震慑,且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祸乱。

    倒不如驱使他们去确山——我倒要看看,那贼首要如何对待如此多的难民。

    若他不再如之前一般赈济,蛊惑难民之手段便不攻自破,名声必然大大受损。
    第(2/3)页